【农贸易家】专注优质农特产品供应,汇聚各地优质产地资源,热销/爆款/应季农特产品源产地直发, 客服微信:nongteyp

农业行业观察:马铃薯产业化的“困局”与“突破”

业内人说 农行天下 869℃ 0评论
招代理,咨询微信:nongteyp

农业部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超过8355万亩,鲜薯产量9500多万吨,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的1/4左右,已成为马铃薯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

早在2015年1月份,农业部制定的《2015年种植业工作要点》已经把土豆列为重点,今后马铃薯将与玉米、水稻、小麦成为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

因此,国家在政策与法规上也给予马铃薯大力的扶持。

2016年2月份农业部正式发布《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将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到202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1亿亩以上,适宜主食加工的品种种植比例达到30%,主食消费占马铃薯总消费量的30%。

业内人士认为,马铃薯产业化发展将撬动百亿级市场。

政策再次加码!

今年10月份,国务院近日印发《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规划》要求,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推动马铃薯主食产业开发,在海南、广东、云南、广西等地建设国家南菜北运生产基地。

为什么要把土豆当做主粮

1、安全是主因!

粮食安全,对全世界而言,都不是小事,对中国来说,最近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把粮食安全列在首要任务,要把口粮生产能力落实到田块地头。

“无论是作为菜还是粮食,马铃薯都是最安全的。”陕西金中昌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陆鹏学说,“因为埋在地下,不接触农药残留;无需催熟;不能膨大(用膨大剂会空心)。因此,在蔬菜里面,马铃薯是最安全的。

2、没异味又耐饿

在《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马铃薯本身便和谷类在一起,被划为“谷薯类”。在很多国家,它也是历史悠久的主食。由于吃上100克新鲜的马铃薯,就能产生76千卡的能量,且食用后有很好的饱腹感,所以马铃薯十分耐饿,加之其没有异常味道,所以完全可作主食。

3、蛋白质含量高

和大米、面粉相比,马铃薯具有更多的营养优点,比如它的蛋白质含量高,且拥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比较齐全,特别是富含谷类缺少的赖氨酸。还有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而这也是传统主食没有的。

4、维生素较全面

马铃薯维生素的含量也较为全面,特别是含有禾谷类粮食所没有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其所含的维生素C是苹果的8倍左右。

5、是矿物质宝库

马铃薯还是一个矿物质宝库,各种矿物质是苹果的几倍至几十倍不等,500克马铃薯的营养价值大约相当于1750克的苹果。有研究证明,如果人们每天只吃马铃薯,即使不补充其他任何食品,身体也能摄取10倍于传统食品中含有的维生素和1.5倍的铁。

6、能起减肥效果

马铃薯的脂肪含量很低,含水量又比主食要大,而且它的饱腹感较强,所以如果用马铃薯来代替部分粮食的话,能达到一定的减肥效果。马铃薯的营养也比较全面,用它代替部分粮食,也不需要担心吃马铃薯会导致营养不良。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减肥者要将马铃薯当做主食而非菜品来吃。

因此,农业部对此首次作出正面回复,公开回应社会对“马铃薯主粮化”的各种关切。农业部表示,土豆主粮化不是因为我们粮食不够吃了,而是对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补充。

马铃薯:百亿的产业

马铃薯产业化发展将带来巨额的经济效应。

有专家算了一笔账,按照目前的市价,年产1万吨马铃薯全粉的生产线改扩建项目需要投资金额1亿元,可年加工马铃薯5.8万吨,建成后年新增营业收入在1亿元左右。“目前我国的马铃薯亩产1吨左右,1亿亩的面积意味着我国年生产将超过1亿吨,按照计划将其中30%、即3300万吨马铃薯进行加工,也就是说,未来四年产业发展需要投入至少50个亿元级项目,再加上马铃薯全粉加工成面粉、面条、馒头等项目的投入,产业化发展可以带动百亿级市场。”

因此,马铃薯的发展将会推动种植企业、加工企业突击马铃薯产业。

云南昭通已经在昭阳、鲁甸、巧家、大关、永善、镇雄、彝良等县区的高海拔冷凉地区建设脱毒种薯基地。2015年,实施“一分地”工程、种薯企业集中扩繁、地方政府或农业部门集中扩繁等方式,全市建设脱毒种薯基地15万亩。

据悉,昭通作为云南省马铃薯的主要产区,2015年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为300.8万亩(占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的30.08%,其中大春235.57万亩、晚秋27.46万亩、冬早37.77万亩),实现鲜薯总产量321.22万吨,单产低于云南省平均水平(云南平均产量1.12吨/亩),农业产值36.1亿元。

内蒙古民丰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国透露说,在现已投资建设年产1万吨马铃薯雪花全粉生产线的同时,逐步上马薯条、薯片等不同种类的新产品深加工项目。

土豆“主粮化”难点在哪里

在欧美等国,马铃薯作为主食已有200多年历史。在我国,马铃薯种植虽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但多作为副食或菜用,尚未成为主粮。一方面是受传统饮食消费习惯影响,另一方面大众对马铃薯营养价值认识不够。事实上,国家选择马铃薯进行主食开发也是基于以上两方面考虑。

开发马铃薯主食产品,能够满足居民膳食结构改善的要求。据测算,一个3两重的马铃薯,可提供人体每天所需维生素C的45%、所需钾的21%、素有“地下苹果”之称。

农业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所长王小虎介绍,马铃薯富含膳食纤维,脂肪含量低,有利于预防高血压、高胆固醇以及糖尿病等,符合从“吃饱”向“吃好”转变的消费理念。

成为主食开发的作物,必须能在较大区域内大规模生产。马铃薯适应性广,耐旱、耐寒、耐瘠薄,用水用肥较少,水分利用效率高于小麦、水稻等作物,农民种马铃薯省水、省肥、省药,还省劲。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谷物类作物生长发育困难,马铃薯不仅能正常生长,还能减少水土流失。农业部去年在河北衡水组织试验,在年降水量500毫米的华北地下水超采区,完全雨养条件下马铃薯亩产仍达到1.8吨。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也表示,加快马铃薯主食开发,不仅能满足居民膳食结构改善的需要,而且拓展了传统主食文化的内涵。同时,通过马铃薯主食开发,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打造农业全产业链,能够让农民分享增值收益。那么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现在还有什么困难吗?其实也有,这就是缺少良种。马铃薯理论上亩产可达8吨,而我国目前平均只有1吨多一点,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不到发达国家的一半。而且我国的马铃薯产业长期粗放种植,导致马铃薯种子代代退化,所以马铃薯的主粮战略还有不少困难需要面对。

同时,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员张泓介绍,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大致在8400万亩和9600万吨左右,这两项指标均处在世界第一位。与发达国家马铃薯50%的平均加工率相比,我国加工率约为7%,一直没有找到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的着力点。

马铃薯产业化开发3大困局

业内专家指出,我国食品加工企业少、实力弱、加工能力不足、深加工跟不上等一系列问题,是马铃薯主粮化进程亟待解决的问题。尽管现在国家政策已经出台,但后端的加工环节和市场配套设施并没有立马跟上节奏,若要全面实现主粮化战略,需要有一套完备的机械和成熟的工艺实现产业化。

马铃薯主食开发涉及科研、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多环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加大扶持力度,集中力量攻关,尽快研发生产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的主食产品。记者发现,目前还有三方面难题需要破解。

在生产环节方面,缺乏马铃薯主食加工专用品种。长期以来,我国马铃薯生产主要用于鲜食菜用,用于加工淀粉、全粉的专用品种很少,虽然已初步筛选出20多个适宜主食加工的品种,但加工易褐化、蛋白质含量低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由于品种更新换代较慢,新品种的研发推广还难以很好地满足主食加工对品种的需求。

“育种创新还需加强,尤其是适宜主食加工的马铃薯品种选育工作。”戴小枫说,马铃薯因为产地、品种的不同,淀粉等干物质含量有明显的区别。比如山东产区的一些品种亩产可达3吨至4吨,但淀粉含量较低,出粉率低;相反,淀粉含量较高的甘肃“一点红”,出粉率高,但亩产量却仅有1吨至1.5吨。专家表示,如何培育出高产且高淀粉含量的品种是产业开发的关键。

从加工环节看,主食加工原料成本较高。北京海乐达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马铃薯主食产品覆盖了北京600多家超市。公司董事长何海龙说,马铃薯主食开发需要以马铃薯粉作为加工原料,目前多以全粉作为加工原料,成本较高,每吨价格一般是1万至1.2万元,是淀粉价格的3倍,导致马铃薯主食产品价格高于小麦等主食产品,企业经营成本高。

日前,农业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选取了北京海乐达食品等3家企业开展调研。企业按照加工补助标准都相应获得了补助资金,对马铃薯主食产品生产的积极性较高,对未来市场充满信心,补助资金发挥了较好的市场撬动效应。但因全粉作为加工原料成本较高,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大,呼吁加快开发生粉、薯泥等为原料降低生产成本,建立持续长效主食开发支持机制,提高马铃薯主食产品市场竞争力。

此外,马铃薯主食开发产品类型多样、配粉比例不一,不同马铃薯粉配比的主食产品加工成本、产品质量、营养价值相差较大,目前还未制定专门的马铃薯主食产品分类标准,需要加快制定,以更好地指导马铃薯主食加工产业健康发展。

如何突破

马铃薯的主粮化,就是将马铃薯加工成适合中国人消费习惯的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产品,实现马铃薯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由原料产品向产业化系列制成品转变,由温饱消费向营养健康消费转变。

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所长戴小枫表示,马铃薯产业开发的内涵,就是用马铃薯加工成适合中国人消费习惯的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产品,实现马铃薯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由原料产品向产业化系列制成品转变、由温饱消费向营养健康消费转变。

从2013年开始,农业部就组织开展马铃薯主食产品开发的研究,包括推进科技创新,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培育消费群体等方面。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曾衍德说,目前,马铃薯产业开发已稳健起步。科技创新已有一批成果,主食产品已有一批投入市场,主体培育已有一批好的企业,市场开拓已有一批潜在群体。

据介绍,目前,全国已初步筛选出10多个适宜主食加工的马铃薯新品种。在北京、河北等9个省份开展马铃薯主食开发试点,开发适宜不同区域消费习惯、不同消费群体的马铃薯主打产品。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介绍,为促进马铃薯产业开发健康发展,有关部门将完善马铃薯生产扶持政策,落实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鼓励各地对马铃薯加工企业实行用地、电、水、气等价格优惠。加大对马铃薯生产的投入,支持种薯生产、贮藏设施建设、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市场与信息服务等环节。积极探索马铃薯产业信贷保障和保险机制,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对马铃薯主食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增加授信额度,实行优惠利率。

铃薯主粮化的关键是产业化。马铃薯产业化还需要以下三点作为支撑:

第一,需要科学技术来提高其储存时间。既然把马铃薯作为第四大主粮来看待,如何储存就是如何也绕不过去的坎。资料显示,马铃薯鲜薯最多能够储存8个月,而如果储藏条件合适,马铃薯全粉可以储藏30年,淀粉可以储藏70年。如何延长其储存日期则需要科学技术作为支撑。今后,要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通道,尽快形成新的生产力,从而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第二,需要最低的保护收购价支撑。与小麦、水稻、玉米相比,马铃薯耐寒、耐旱、耐瘠薄,但同样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及天气情况等多种因素影响。即使丰收之后也会面临“薯贱伤农”的尴尬,继而影响来年种植的积极性。既然要把马铃薯作为第四大主粮,就应该有长期的产业规划,应该同小麦、玉米等一样,实行马铃薯最低收购价政策,既保护了农民积极性,又稳定了马铃薯生产从而避免其大幅波动,这对马铃薯产业化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需要搞好马铃薯主粮化消费宣传引导工作。当前,人们一般还只把马铃薯作为生鲜蔬菜食用,而且大家观念中一直把马铃薯和贫困联系到一起。马铃薯主粮化是个长期的过程,由于饮食习惯不易轻易改变,注定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搞好马铃薯主粮化消费宣传引导工作。同时,要开展马铃薯主粮化技术模式攻关,改进和完善主粮化加工工艺,开发多种多样的马铃薯食品。

同时,随着消费升级,针对中高端特定人群的消费需求,企业应该进行土豆营养食品、功能食品的开发,开发富含马铃薯膳食纤维、蛋白、多酚及果胶的功能型产品,引导土豆产品市场消费由温饱消费向健康消费转变。

总之,国家推出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对于马铃薯主产省和行业是个利好消息,但要想使马铃薯“晋升”为主粮,关键要在产业化上做文章,用产业化手段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同时,必须遵循“营养指导消费、消费引导生产”的理念,而且需要比照小麦、玉米、水稻等其他粮食作物对马铃薯制定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并搞好消费宣传引导工作。

(作者:老猫 来源:农业行业观察)

转载请注明:农贸易家 » 农业行业观察:马铃薯产业化的“困局”与“突破”

高品质食材供应,不负自然不负卿代理下单
喜欢 (0)or分享 (0)

咨询微信:nongteyp

高品质食材供应,为您而挑剔!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