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高品质食材和大牌秒杀品
“互联网特产集市”:逛集网——农民卖东西的地方
记者:最近在农民朋友圈里流行“逛集网,农民卖东西的地方”这句话您如何评价?此外,您所参与规划指导的“山阳模式”发展的如火如荼,它都有哪些具体特点?
张鸿:“逛集网”这个平台确实解决了本地百姓的问题,这句赞誉一点不过分。山阳县地处商洛南部,该县有着独特地理特质,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这里有洋芋、红薯、荞麦、芝麻、魔芋等优质农特产品,还有木耳、柿子、核桃、天麻、杜仲等优质林副土特产,发展电商、搭建逛集网平台也就有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
目前,逛集网从事的陕西优质农特产、手工艺品、生活用品等产品的网上销售购物综合平台,也是陕西正在快速成长的电商平台。逛集网率先在山阳县建立多个村镇站点,使得当地老百姓的土鸡蛋、核桃、板栗等等特产快速的销售到全国各地,站点工作人员上门收购产品,让老百姓不用出家门就能卖掉各类农特产品。
此外,逛集网还与多家商超合作建立电商销售平台,让老百姓能很便捷的卖产品、买所需,全面彻底的打通了农村电商的“最后一公里”。在物流方面,他们与多家乡村送货车合作,利用送货车需要经常前往各村各农户的优势,使的物流费用控制得当,产品的运送成本也就大大降低。
“山阳模式”的特点在于一是立足于大秦岭特色资源和优势产业,重点打造现代材料、绿色物医药三大特色产业的电子商务;二是搭建以逛集网为代表的自有电商平台,并积极与国内大型第三方平台合作;三是政府和服务商共同承担并提供配套服务;四是线上线下融合和进城下乡互动;五是山阳县以打造农特产品为突破口,建立完整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有利于地方传统产业电子商务化,从而进一步扩大县域经济规模,形成“互联网 ”时代下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互联网照金模式”:开启铜川农村电子商务时代
记者:去年年底,逛集网进驻铜川照金,把农村电商服务延伸到了“最后一公里”,可否详细介绍下“照金模式”。
张鸿:去年11月11日,铜川市耀州区农村电商研发中心启动,同时还有照金镇、小丘镇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石柱村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从市到县到镇再到村,逛集网-照金商城把农村电商服务延伸到了“最后一公里”。每一级的电商服务组织都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群众服务,让农村群众最方便地享受到电商服务。
在“照金模式”里,我们还邀请中国电信参与合作,开发一种专为农村电商服务的智能手机,通过这个手机,可以快速登录网店实现交易,也可以实现包括与农村信合等金融机构的多接口支付,做更多接地气、方便农民购物和卖货的科研实践。
通过搭建“逛集网-照金商城”电商平台,建设铜川本地特色产品馆,将本地农副土特产品组织进馆、上网销售,开展农网对接活动,促进农产品网上营销。梳理汇总当地农特、旅游、文化等产品目录,引导和推动特色产品生产市场化、标准化、组织化、规模化、规范化,形成适合网上销售的系列产品,着力打造具有铜川地域特色的电商品牌。
“互联网精准扶贫”:引领西部农村走向新型城镇化
记者:“电商大讲堂”经常出现干部群众将上千人的会场挤得水泄不通场面,农民朋友是否学习到了电商经验?这对政府扶贫有怎样的推动?
张鸿:讲座爆满还是因为农民从电商发展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有了实惠都想来听课学习电商知识。我认为,发展农村电商,将会是十三五陕西农村脱贫的关键。2014年国家级贫困县名单里,总共592个贫困县,陕西占了50个,近乎十分之一。此外,陕西贫困人口呈现很突出的地域性分布,尤其明显表现在地理环境制约上,如秦巴山区、六盘山区、吕梁山区被列为3个国家级连片特困地区。
有了大数据和农村电商,为农村脱贫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大数据,可以精准计算一个县域的水果和蔬菜产品,一个县一年可以产多少吨苹果,然后再研究怎么样通过电商渠道,把这些苹果销售出去。通过这些技术手段,就告别了“丰产后谷贱伤农”的传统经济模式。
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建设,其实质是用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于‘三农’,实现‘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从而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社会全面进步,让电商成为陕西农村发展的新引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从而助力社会经济发展。此外,我们还要继续加强电商信息化、农产品加工新型工业化、土地集约农业现代化字以及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助推西北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未来,随着农村电商的普及,农村地区的经济必将有大发展。随着经济结构的优化,使农民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和创富,从而把年轻人和生命活力留在了农村,包括更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这将对西部农村的城镇化起到关键作用,其经济结构也将会改变。
(来源:陕西传媒网)
转载请注明:农贸易家 » “互联网+三农”将改变西部农村的经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