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终端下单/代理代销
代销适合宝妈/美食分享/想做副业等,无需铺货
互联网来了,整个商业江湖就更乱了,这个“乱”不是因为互联网,也不是因为网络巨头,而是传统行业就没有真真正正考虑变革。
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在乌镇发布《中国互联网20年发展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跃居全球第一,2014年中国网络零售额达到2.8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6%,而2015年前10个月,网络零售总额已达2.95万亿元。
亿欧网创始人黄渊普分析道,未来五年,乐观估计,网购交易年增长保持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10%的增速,到2020年,网购交易额可能是12万亿的规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45万亿。相信这些数据足够让传统行业所震惊。
互联网乱了江湖
随着消费者购买习惯的转变,越来越多的线下品牌走向线上,一些农副产品也凭借电商平台得以走向全国市场,一些国际知名品牌也建立起独立的电商部门,将电商渠道作为重要的战略。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很少再踏足实体店,而是守候在电脑或手机面前任由各种促销节的剁手败家,面对实体店消费者的流失,实体店也变成了“试衣间”,许多人的业余爱好栏多了一项“逛淘宝”。
消费者在变,行业也跟着在变,而许多线下零售企业并没有在行业变革潮流中随机应变,因此,线下零售企业受到的挑战不仅来自线上电商平台的竞争,更来自自身应对行业变化的不利。
银泰商业CEO兼执行董事陈晓东向记者表示,线下毛病太多,所以江湖有点乱。在中国,线下像我们这样做百货店的大概有2600多家,购物中心则更多,每年都以千位数字在增长,如果算一算,店里的工作人员则上千万。但是,他们每年创造的数字和效率是很低的。互联网来了,江湖就更乱了,这个“乱”不是因为互联网,也不是因为BAT,而是原来线下就没有真真正正考虑行业变革。这么多年以来,中国的零售行业其实处于一个日子比较好过的阶段,生存了二三十年。如果尖锐一点说,可能就是一些基本功并不那么熟练或者已经荒废了。
没有绝对的线上,也没有绝对的线下。线下企业转型发展为线上电商的案例数不胜数,同时,线上布局线下的也有不少。
纵观部分2015年期间的线上线下布局案例,京东43亿元收购永辉超市10%的份额,永辉超市在生鲜方面具备优势,京东与永辉合作,其线下之路将更为通畅。去年12月,京东还与家电制造企业格力开始开展跨界合作。
另外,阿里巴巴283亿元拿下苏宁云商19.9的股份,而苏宁云商在线下也拥有广泛地布局,全国1600多家线下门店、3000多家售后服务网点、5000个加盟服务商以及下沉到四五线城市的服务站,因此有望与阿里巴巴的线上体系实现无缝对接。不仅如此,2014年3月,阿里巴巴53.7亿元港元战略投资银泰商业,2015年7月,银泰控股股东沈国军转让约3.98亿股银泰股份予第三方,交易完成后,阿里巴巴持有银泰商业的32%股权,成为单一最大股东。
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是互联网坚果品牌“三只松鼠”,它的创始人章燎原,拥有10多年的线下坚果销售经验,2012年创建了这个线上品牌,然而去年9月它便宣布将在全国各地开设线下体验店。
之所以转到线上,章燎原表示,首先是因为坚果在线下很难成为品牌,它是一个高价值的初加工产品,线下流通销售的方式不能支撑这个代理体系的运作;其次则是消费升级的推动,80、90后的消费力比较高,消费升级使得他们对品类上的需求由过去的瓜子延伸到坚果,而线下又刚好没有坚果这样的品牌;最后,初创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抓住品类升级的机会,在前端营销方面采取直接、粗暴、低价的宣传方式,使得拥有刚需的消费者很容易接触到这个品牌。
之所以转到线下,章燎原则表示,我们过去认为三只松鼠并不会进入线下,但是现在我们可以直白地讲:三只松鼠一定会进入线下。我们这种互联网品牌跑到线下,核心原因在于,首先是相对过去传统线下模式,线上转到线下要能在产品架构上体现出竞争力,成本更低,价格更有优势。其次,通过“一城一店”、社区推广、送货到家等模式,“线上+线下”的服务和体验比纯线上更好。
换个角度来看线上线下问题,聚美优品高级副总裁刘惠璞向记者表示,五年前我们就开始谈论互联网品牌的诞生,但今天我们却悲伤地发现,去年“双十一”号称历史上最成功的“双十一”,但“双十一”高销量的品牌排名中,真正的互联网品牌却很少。换而言之,现在许多原本是线下的品牌的却依靠电商渠道发展迅猛,而纯电商品牌在竞争中也并不见得有绝对优势。
陈晓东说道,“中国的零售发展是一个线上、线下充分结合的一个世界,而不是简简单单线上或线下竞争的格局。”
价值是本质
线上线下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完全对立的,我们也没必要把双方看作是水火不容,而应该回归到零售业的本质问题。
“好东西又不贵”,陈晓东认为,作为一个零售企业,其实应该更加关注零售的本源。而企业要为消费者做的是选择和背书,真正的背书在于品质、信誉。消费者在零售终端下不了手,原因在于商品加价率或者市场通行标准。所以我们努力追求回归零售的本质,“好东西又不贵”。
怎么理解“好东西不贵”?陈晓东提到海淘和一家线下零售企业“名创优品”,他表示,许多海外商品在国内百货店、购物中心加价率太高,导致消费者下不了手。为什么我们没有给消费者提供应有的价值?正是因为线下零售通过长期发展,经营模式造成代理、竞销过多,原来线下生态也全是传统模式,以省级、市级、区、县的树形结构从上至下。而“名创优品”把供应链缩短到了极简,银泰之前一直在做供应链重整问题,把供应链缩短到合理的长度,做到线上线下同价。
消费者在选择线上消费还是线下消费时,很大一个决定因素正是在于价格、款式是否是线上线下统一。具体而言,同一品牌、同一款式,如果线上价格更便宜,消费者则更倾向于在线上购买。还有一种情况,一些同时拥有线上线下渠道的品牌所推出的“线上专供款”商品,迫使消费者只能选择线上购买。
当许多品牌都在做“电商特供”的同时,记者注意到,日本服装品牌优衣库凭借“线上线下同价”的策略技巧赢得2014年天猫双十一销售亚军称号。与其他传统品牌做“电商特供”款不同的是,优衣库线上和线下的产品是同款同质同价。优衣库认为,除非是一些特殊的商品线上和线下有差异,优衣库绝对不做电商专供款,这样才能让消费放心线上的产品质量与线下是一样的。
“线上线下同价是必然趋势,线上专供款是死路一条”,陈晓东这样说道,“线上线下同价”的根本动力是客户价值驱动,部分企业不仅仅关心自己的KPI,也真正关心这种客户价值。不管线下看线上,还是线上看线下,希望都是从自己的客户价值出发,而不是仅仅从短期的KPI。2016年我们会在七个重要节点做到线上线下同价,2017年做到全部的线上线下同价。
商业变革已经来了
同时,自去年阿里巴巴再次入股银泰之后,银泰商业方面也宣称,接下来将实施“银泰天猫货”,支持茵曼、七格格等阿里线上品牌落地银泰门店;同时天猫将推进“天猫银泰货”,加快银泰线下品牌商品上线销售。
“线上线下商品实现全渠道融合,以此促进商业零售业变革。”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对此表示。
线上线下实现全渠道融合也成为了全行业的共识,以及受到政策方面的鼓励与支持。2015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线上线下互动加快商贸流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指出,线上线下互动成为最具活力的经济形态之一,成为促进消费的新途径和商贸流通创新发展的新亮点。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互动,对推动实体店转型,促进商业模式创新,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意见》还明确了工作任务,其中,一是鼓励线上线下互动创新。鼓励实体店通过互联网与消费者建立全渠道、全天候互动,发展体验消费;鼓励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建立直接联系,开展合作消费;鼓励实体商贸流通企业通过互联网强化各行业内、行业间分工合作,提升社会化协作水平;鼓励企业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不断开展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应用创新和产品服务创新。
二是激发实体商业发展活力。鼓励传统行业主动拥抱互联网,挖掘自身潜力,适应新形势,培育新优势,实现自我变革和可持续发展。零售业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开展全渠道经营;批发业通过线上线下互动,由商品批发向供应链管理服务转型;物流业通过线上线下互动,走精准、高效、集约的发展之路;生活服务业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实现在线化、标准化、便利化;商务服务业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实现智能化、精细化、网络化。
转载请注明:农贸易家 » 业内预估:未来五年网购交易年增长或将保持25%
产品更新快,咨询微信:nongteyp
高品质农特食材供应,为您而挑剔!
招代理,有意代销请私聊
涵盖精品水果、健康早餐小吃、零食糕点、减肥食材、奶制品、豆制品、饮品茶酒、海鲜粮油、蔬菜菌类、肉类薯类、滋补养生品、服装鞋袜、护肤/美妆品、生活用品等高品质食材➕国内外大品牌·限时/限量秒杀品,手慢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