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终端下单/代理代销
代销适合宝妈/美食分享/想做副业等,无需铺货
日前,人人电商在上海发布了“2016移动社交电商行业数据报告”。据数据显示,2013年到2016年商家规模增长迅猛,2016年商家规模超过千万,到2018年将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预计未来三年,社交电商将有十倍以上的拓展空间。面对如此庞大的移动社交电商发展市场,以淘宝、京东为首的各大传统电商也纷纷加大“社交”元素,布局社交电商。对于电商领域中传统商家与品牌而言,社交电商或将成为下一个风口。
人人电商大数据VP李新通过对人人电商后台数据的分析以及整个行业情况的详解,为品牌、商家、消费者把握新的电商机遇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释放了移动社交电商行业未来发展的几大信号:
信号一:地租式电商转向“以人为中心”的社交电商模式
以淘宝、天猫、京东为代表的“地租式”电商的商业逻辑与线下实体店有相似之处——都是争夺流量。传统流量的分配是由“地段”决定的,传统流量的成本也相当于“级差地租”。而当传统平台红利渐失、流量成本不断提升之际,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平台为电商提供了新的切口。据报告显示,超过90%的用户表示每天至少会使用一次以上移动社交软件,超过80%用户愿意增加移动社交APP的使用。同时,微信对信息消费的拉动达到1381亿,2016年有望突破1800亿元。社交既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必须,也成为拉动信息消费的主要动力。
信号二:消费用户年轻化社群化商品服务个性化定制化
“报告”显示,在社交电商中80后、90后占据主导,成主要消费人群,占比高达74%以上。他们通过或是微博或是微信这样的巨大社交入口获取信息,满足交互、体验、互动、晒单、分享的需求,受到或是社交分享或是好友推荐这样的关系链影响,形成拼团、砍价、团购的社群消费。于是,针对社交电商人群特点与社群兴趣话题而设计针对性的营销活动和传播内容显得尤为重要。当商家进行热点事件、节日营销、新产品推出相应的活动时,信息第一时间触达的对象便是这些玩转互联网、依赖社交的80、90后,基于强大的社交传播效应与粉丝社群的快速反应,能够让社交电商的营销活动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一方面,当社交电商消费人群趋于年轻化,他们对商品与服务的需求也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据报告显示,易于晒图分享、能够体现生活品味的食品类、服饰类、家居类成为用户最爱分享晒图的三大品类,具有趣味性、抱团形式的“拼团”成为更受用户最受欢迎的购物方式之一。人人电商认为,社交电商中的购物行为不再是单纯的消费行为,更多的是品味与审美的展现,生活状态与社会阶级的象征。商家要做的,除了把关商品、服务质量之外,还要增加“独特性”与“可晒性”,未来个性化、多元化、定制化的购物诉求会大行其道。
信号三:渠道向三四线及以下地区下沉农村电商将大有可为
近年来,国家屡次出台相关政策,电商扶贫已成为精准扶贫的一把“利器”。加之阿里巴巴、京东等传统电商涉足农村电商,开展线上线下的跑马圈地,“农村电商”一度成为炙手可热的香饽饽。在这场“渠道下沉”的战役中比拼的是电商基础设施铺设的广度和深度。京东、淘宝两大巨头布局在农村最基础的“神经元”分别是京东乡村推广员和村淘服务站。而不同与传统模式的移动社交电商更多体现的是移动化、社交化、本地化,尽可能地让“人”成为农村电商主体,激发更多人利用社交网络参与买卖、分享、传播本地化产品。
据“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农村网民已经达5659万人、2016年有望突破6000万,农村网购市场规模达3530亿元,同比增长94.3%。在农村网购市场增速超过城市的情况下,人人电商认为未来社交电商的发展空间将有可能在三四线及以下的渠道中。尤其是在城市电商销售额增幅放缓趋势下,农村电商将会成为新的蓝海。
转载请注明:农贸易家 » 人人电商发布“2016移动社交电商行业数据报告” 三大信号解读
产品更新快,咨询微信:nongteyp
高品质农特食材供应,为您而挑剔!
招代理,有意代销请私聊
涵盖精品水果、健康早餐小吃、零食糕点、减肥食材、奶制品、豆制品、饮品茶酒、海鲜粮油、蔬菜菌类、肉类薯类、滋补养生品、服装鞋袜、护肤/美妆品、生活用品等高品质食材➕国内外大品牌·限时/限量秒杀品,手慢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