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高品质食材和大牌秒杀品,手慢无
导读: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中,只有1%盈利,4%持平,88%亏损,剩下7%——巨额亏损。一个万亿级市场,农产品生鲜线上渗透率仅有1%,这与服装15-20%,快消品17%,电子3C产品、家电超过10%的渗透率相比,相差甚远。农产品生鲜这一领域蛋糕巨大,具体怎么分食真需要做文章了。
对于生鲜电商而言,2016的寒冬来的太快,一阵冰雪之后,死的死、伤的伤,留下来的还在挣扎,嘴硬的号称未来2-3年实现赢利。
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中,只有1%盈利,4%持平,88%亏损,剩下7%——巨额亏损。这只是各个平台能统计的数据,还有很多小的电商、公众号、团购、外卖平台在生鲜的蓝海中奋斗,这部分群体拿不到风投,无论从技术、资金还是团队上都不占上风,只能在夹角中刨食,日子也好过不到哪去。
一个万亿级市场,农产品生鲜线上渗透率仅有1%,这与服装15-20%,快消品17%,电子3C产品、家电超过10%的渗透率相比,相差甚远。农产品生鲜这一领域蛋糕巨大,具体怎么分食真需要做文章了。
用户留存及复购是困扰生鲜电商的最大问题
生鲜电商面临的最大难道就是用户,生鲜平台吸粉套路地推、拼团购、打价格战、补贴、关注下载送礼等等,恨不得一夜之间把粉丝做到千万级。在烧钱的过程中,用户数量递增,与用户增长成反比的就是客单量少、复购率低,最终结果成就了一批僵尸粉。
生鲜农产品用户在意的是健康安全、生鲜品质、配送服务效率等,如何在平台上搭建与客户沟通的桥梁,并去更好的维系这个枢纽,才是生鲜平台留客之道。
生鲜农产品行业不是暴利行业,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败北
生鲜农产品的毛利率普遍在30%左右,在产品采收包装、仓储、物流、销售环节上,每过一道手成本都会相应上升,在加上生鲜产品的自身损耗,一有闪失就会亏损。好多生鲜大咖都看到这些弊端,也在尽力改进,建立大仓储物流中心,建农产品直供基地,发展全产业链模式,这样一来行业成了重资本运作,且不说农产品产出见效慢。单资本运作上,有雄厚资本支撑还好说点,一旦资金链断裂,立马成为烂摊子,农村好多荒废的基地是最好的见证。
做生鲜农产品,资产越轻越好,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不要想一口通吃。只有更轻的资产运作才能更好腾出空间来服务终端消费者。
搞定农产品基地,而不是当农场主
最近几年都说农业发展大势所趋,造就了一些公司下沉到农村,开发观光农业、建立各种蔬菜、果品基地,好不风光。可实际做下来,高投入、低产出,回报战线长,最后能坚持下来的少之甚少。做为生鲜电商平台依托自身优势,也大张旗鼓进入,想通过全产业链模式完成互联网+农业蓝图。可事与愿违,结果往往大相径庭。中国农业发展这么多年,始终落后于发达国家,是有一定原因,有钱不一定能玩得了,农场主不好当。
换种思维,规范产品质量、建立统一标准,由专业的合作社、农业公司来生产种植,与农业生产加工者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更进一步,做到按需种植,把控供需均衡,造福一方。
不当农场主的生鲜电商CEO是个好BOSS
一路走来,生鲜农产品这块大蛋糕确实难啃,虽然死伤无数,但后续仍大有人在试水,谁能找到痛点,让农民增加,让消费者受益,谁就有机会尝到这块蛋糕的甜头。
(头条号:农民艾果)
转载请注明:农贸易家 » 生鲜电商88%亏损?掘金人如何走出2016年的寒冬!
产品更新快,咨询微信:nongtey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