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易家】专注优质农特产品供应,汇聚各地优质产地资源,热销/爆款/应季农特产品源产地直发, 客服微信:nongteyp

陈国松:用互联网思维开启扶贫新模式 解决农村电商痛点

业内人说 农行天下 956℃ 0评论
产品更新快,咨询微信:nongteyp
支持终端下单/代理代销
欢迎代销,适合宝妈/失业待业/想做副业等

5月27日消息,在2017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农业电子商务分论坛上,北京鑫桃源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国松发表主题为《用互联网思维开启扶贫新模式》演讲。谈及当初成立合作社的目的,陈国松认为自己一直以公司形式发展,不能很好地把利益和农民捆绑在一起,所以就成立了联合社,发展到现在,合作社有3000多个农户,通过农民+合作社+公司的方式,对接了60个贫困户,签约基地1400亩,进行了规模化生产,带动4000余农户进行1万亩土地生产。

同时,陈国松还表示,农村电商的痛点在于难以规模化和标准化以及在物流层面的弊端。在此基础上,合作社在数据、物联网、产品品质、物流、品牌推广方面做出探索。他透露,2012年合作社每年收入30万,现在三个月收入突破1200多万。员工从三个人现在到18个人,对接平台现在有15家平台,在京东上也开了商城。

陈国松:用互联网思维开启扶贫新模式 解决农村电商痛点

本届分论坛将以“脱贫攻坚”国家战略为主线,围绕电商精准扶贫、“互联网+”现代农业等主题,邀请农业部和中央网信办相关负责同志、各级政府领导及农业电商企业、新农民代表等出席。从互联网农业、农业电商平台、服务站建设、物流、创新发展和网络品牌打造等方面,进行全面和深入研讨,共同推进电商精准扶贫工作的落地见效。

温馨提示:本文为速记初审稿,保证现场嘉宾原意,未经删节,或存纰漏,敬请谅解。

陈国松: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下午好!

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介绍我的主要做法:

一、我是一个新农人

我叫陈国松,出生在一个地道的农村家庭,上学改变了我的身份,走出了农村,工作让我对信息化和互联网产生了兴趣,我的家乡平谷是大桃产区,拥有22万亩桃树,果树种类和蔬菜比较众多,是生态和乡村旅游的胜地。

新农人和传统农人的差异:新农人有技能和学历和渠道优势。传统农民拥有土地、体力等等,对互联网认识比较遥远。我们觉得应该搭建“信息桥”,通过互联网连接消费端、生产端,能够实现信息对称,我们为什么提出金融桥、生态桥和销售渠道。我们认为让农民从银行贷出钱比卖产品难很多,银行不会对农户进行放贷,通过地方龙头企业的方式给农户进行间接贷款的支持,帮助他们进行技术和产品改良。

鑫桃源介绍:我是农民的儿子,工作了10年,2012年我的同事和我说,你有没有地,能不能给我们养一点健康的鸡。我就成立了合作社,养了几千只鸡,很快销售一空。合作社推广比较困难,很大公司合作他们觉得是农民组织的组织,不是具有太多的法律承担能力,建议我们成立公司,2014年成立了鑫桃源,注册了五大类商标,2015年我们发现我们还是回到最开始的起点上,要和农民、和合作社打交道,如果一直以公司的方式去做可能还是不太适合,因为不能很好的把利益和农民捆绑在一起,我们就成立了联合社,有3000多个农户,通过农民+合作社+公司的方式,对接了60个贫困户,签约基地1400亩,进行了规模化生产,带动4000余农户进行1万亩土地生产。

通过在基地里的甄选,所有基地都是自己的买手自己挑选,这样能够实验线上和线下产品的展示,实现很好的对于产品的诠释,能够把我们表达的特点的东西直接传达给消费者。

随着公司的发展,我们收获了一些荣誉,北京市信息化龙头、信息化示范基地、北京市农民最喜爱的十大电商企业,我们也拿到了高新技术证书,我个人收获了一些荣誉,平谷区榜样、北京市最美农人、全国农村致富带头人。

二、电商扶贫之路

我们以农村电商为突破口,促进农民增收,很多人都在说做农村电商和做产品上行,但是他们都是比较松散的,没有实现规模化和标准化,从最基础的产品分级、分装都没有实现,更不要提物流了,做农业最大的痛点在物流上

通过区域链的整合,才能够实现农产品的优质优加,我通过对农民的培训,培养农户用网、触网的意识,通过智能手机的培训让农民做一个聪明的农民,可以在网上用自己的手机卖自己的产品,我们也在做“百村千店工程”,在100个村里培养10户、20户农户让他们会用手机,他们开了网店没有后续维护,我们现在自己对接ERP系统,开了网店以后,把产品放在后面我们帮助你维护,来了订单我们告诉你要准备自己的产品,产品卖出去以后告诉他们应该收款和维护客户信息。在农村大多数是六七十岁的老年人在农村里从事农业,他们子女在大城市里有社交圈,我们想让子女帮助农民带动父母进行销售和回到家乡创业。

“数据为导向”:通过微信、微博抓的数据,我们抽样调查,比如说你想之什么规格的产品,需要什么组合都会做成数据,根据数据进行选择,我们很容易能够转化成订单,我们现在做这些数据的时候,当天订单能够出现下单人数将近500单,付款订单数有200多单,通过分析能够直接的看到我的用户来自于什么地区。

“物联网应用”:有的时候农户是固守自己的经验,很难左右他们,只能通过技术的方法影响他们,我们给农户让他们养猪的时候在猪身上安装了手环,猪上个月走了464公里,以前大家觉得猪非常懒,当把这个数据给农户的时候,他看到这个信息很奇怪,猪每天走的公里数、睡眠指数、消耗的卡路里,他们经常晒自己的猪走了多少公里,通过这个方式引来了很多关注。把互联网很简单的东西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是我们需要做的东西,我们怎样改变农业传统生产方式。我们安装了温度传感器、探测器,我们还在想能不能装视频,看到猪每天的活动,消费者像支付点播一样,冲一元可以给猪洗澡或者掉一个玉米这种方式。

“品质为根本”:我们和农户签订了食品安全的生产协议书,我们也有自己的农产检验设备,我们童谣为消费者负责人,每一批产品要进行注册,也会把产品送到第三方机构进行专业的检测。所有的产品还进行了投保,我们强调最初一公里,怎样让产品采摘下来到仓库这个产品是完好的,有的时候出库的时候会增加损耗,我们通过这种方式在最初一公里进行了保护,实现了物流最开始30%的损耗,最后降低到10%。

“物流做支撑”:我们和顺丰做了战略合作,去年顺丰运费3000万左右,日均订单3000单左右。

“品牌为手段”:很多品牌的发展都是有政府在推,像区域品牌没有人去为这些品牌做售后服务、维护。我们利用第三方进行品牌推广,利用自建平台进行数据搜集、大数据分析,最终打造区域企业品牌,进行哦很好的产品传输。我们需要政府为我们做背书,增加我们产品的信任度和美誉度。我们和保险公司签订十责险,所有产品销售的时候都有保单赔付,最高赔付额是200万。

我们2012年合作社每年收入30万,现在三个月收入突破1200多万。员工从三个人现在到18个人,对接平台现在有15家平台,京东上开了商城。

在全国基本上可以72小时到达,现在在全国的微商和分销团队人员将近2000人。

生产过程中建立了“三个标准”,通过区域的资源整合实现了整个的安全生产,同时我们又实现了区域的供应链的把控,实现标准化的分拣、输出。通过产地联盟推动联合设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组建。针对贫困户和低收入户实现了帮扶方法,提供各位和按年分红提供增收。

农民是在一线生产,最艰苦,也是缺少学识、技能,给他们进行分层次不定期的培训,从生产、包装、产品宣传、运输各方面进行技能的培训,每年进行1万次-2万次培训。

(PPT图示)这是针对大学生回乡创业培训,给他们搭建公共平台,让他们没有资金的时候给我们支持一部分资金,有了设备实现共享,同时在标准化实施方面有一些指导,让他们回来创业的时候减少资金压力,我们吸引了50多人回乡创业,全年销售产品200多个品种。

互联网越来越多的会改变人们的生活,农村电商会越来越大有所为,我希望探索更多的共享、共创、供应的模式,帮助区域经济发展。

谢谢大家!

(来源: 亿邦动力网)

转载请注明:农贸易家 » 陈国松:用互联网思维开启扶贫新模式 解决农村电商痛点

高品质食材供应,不负自然不负卿代理下单
喜欢 (0)or分享 (0)

产品更新快,咨询微信:nongteyp

高品质农特食材供应,为您而挑剔!

招代理,欢迎代销!

涵盖精品水果、健康早餐小吃、零食糕点、减肥食材、奶制品、豆制品、饮品茶酒、海鲜粮油、蔬菜菌类、肉类薯类、滋补养生品、服装鞋袜、护肤/美妆品、生活用品等高品质食材➕国内外大品牌·限时/限量秒杀品,手慢无!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