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终端下单/代理代销
欢迎代销,适合宝妈/失业待业/想做副业等
我是李通,在农药行业做过业务员、技术员、县级代理商,其间代理有国内三家农药百强企业的产品,还有世界第一名农药企业(先正达)绝大部分产品。随着对这一行的深入了解,一些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否则对中国粮食安全、消费者供需关系、食品安全、环境安全都将产生不可估量的风险!同时也隐藏着很多机会。
因为是做农业,所以经常和农民朋友接触,每当看到农民朋友种的作物因气候影响、缺乏技术、不当栽培方式等问题,最终辛苦一季颗粒无收的时候,无比痛心!当农民朋友喜获丰收,却卖不掉、卖不出好价格的时候,也替他们难过。农民欠收也亏,丰收也亏,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些农民已年过半百,有的甚至已过七旬,本应享受天伦之乐的年龄。他们的子女绝大多数在外地打工,不愿种田,假如这些农民因种植风险或价格不稳不愿种田,或者再过几年干不动了,整个社会将会怎么样呢?全部进口粮食吗?现在全国各地抛荒情况已非常严重,很多人说会有人包田,我想说包田的有很大一部分是临时搞骗国家补贴的,这些人种田真的是糟蹋田!再有即便有人包田,那也是包平原区的适合大面积机械化耕作的区域,而中国有一半以上是丘陵、山地、小田块,这些土地大户要吗?
每当看到新闻上说这个有毒,那个有药吃不得的时候也很痛心,在这个信用缺失的大环境中有一点风吹草动,不良新闻,都可能对一个行业产生灾难性的影响!事实上现在的粮食已比十年前安全得多!那时水稻一季要打十几次药!每七天左右打一次药,而且那时农药毒性大,每到打药季节,诊所里医院里都有很多因打药中毒的人。以前的有机氯类农药早已全部禁止生产和使用,有机磷类也已限用,现在很多农民反映农药造假,原因是每年都有人喝农药喝不死的事情,现在农药连鱼虾都毒不死了,怎么能毒死人呢!农民放心菜放心水果卖不掉,消费者盲目地相信外国的农产品,或者麻木地被一些炒作的人骗来骗去!(如施用有机肥不打药的有机米,基地都在亏,卖的却是东北调来的粳稻;土鸡是用饲料喂的半大的鸡放在山上白天喂粮食,晚上喂饲料等等),消费者再次被骗,再次更加不相信!这就陷入一个死局。
农产品收购和销售也是一个问题多多的行业,相比农资流通和农业生产来讲,农产品的收购,销售信息更加不对称,以常德石门(中国最大柑橘县)为例,浙江广东等果商来购果子,本地柑橘协会介绍一些园子给商人,一亩就有200-300元不等的介绍费,包含各种各样品种繁多的杂费在里面,这些费用都做为成本转稼给消费者,而农民收入并未增加。
国家为了维持社会稳定,维护物价、控制CPI就成了重要的政治任务了!农民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其实有很多中间环节可以节省成本或者压缩费用,通过提高行业透明度,重新对产业价值链进行整合,对现有从业者再分工,以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无谓损耗的目的,这样农民利益得到保障,物价水平没有提高,农民种植风险得到控制,种田积极性提高,供需关系相对平衡,粮食安全有效控制,进入良性循环。如果农民的利益长期得不到保障,社会将更加不稳定!非典时期的事情大家应该记忆犹新:人们排队买盐,争相买金银花,温度计,口罩等,造成很多物资全国断货,物价飞涨!假如中国粮食自给率下降到危险线,一旦缺粮,国外政客从中作梗,媒体稍微加点火,人们必然会非理性地到超市储备粮食,农民更不愿意销售存粮,整个社会将陷入动乱!粮价一高,小户都要自己种田,大户就会遭受很大的损失!多米诺谷牌效应造成各行各业产生巨大影响!
农资行业主要有三大版块:肥料,种子,农药。肥料门槛高,种子技术性强风险大,农药同质化最严重!因我从业经历都在农药版块,重点讲述下农药版块。先提一下种子和肥料版块,种子行业问题也很多,主要有几个:
1,库存多,隆平种业三年不制种种子也够卖了,这是很多经销商经常讲的话。虽不一定是真实的,但反映出种业高库存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每年用陈种子兑新种子,造成出芽率达不到,年年有种子事故出现;
2,品种差异化不够大,这个可能跟审定制度有关;
3,常规品种份额太大,不利于新品种的推广。如矮抗58,郑单958,黄华占等品种。有技术有研发实力的公司不愿意花力气做销售,通过卖品种经营权的方式实现赢利。没有好品种的公司通过购买种子经营权也过的很好。如西麦9718在河南区卖给地神种业,地神种业自已制种,自已印包装袋,可以自已包装生产销售,也可以卖包装袋(转卖产品经营权),这种方式就造成同样的种子质量参差不齐,使品种和厂家信誉受损。而这仅是种业问题的冰山一角!
肥料行业也问题多多,什么有机肥,专用肥,颗粒氮肥,BB肥,缓控释肥,生物菌肥,等等炒作概念的企业多如牛毛!河南平顶山一农民把山上土拿北京一检测,说土里微量元素含量高,就包山建厂,把土加点大元素,加点填充料卖1200一吨;尿素没利润,成都一个公司跑到山西河南买点味精下角料,加点氮素做成颗粒状,就成了颗粒氮肥了,只有25个点含量就当50个点含量卖了,只是为了自己和经销商能赢利;常德一乡镇小厂把鸡厂养殖户鸡粪拉来加填充剂做成有机肥,就当复合肥卖给农民,接农民吃饭,送礼,拉村里的支书帮着宣传拉农民来,打着厂家直供的旗号进行暴利经营。。。 。。。
中国种业和肥业的这些问题都只是冰山一角,下面来重点说说农药:
农药是个非常特殊的商品,它的特殊性体现在几方面:
一是生产流通的特殊性,所有农药生产企业都必须是国家定点农药生产企业,有这个资质才能合法经营;流通业也必须要有多个部门发的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才可以经营。
再有就是农药的技术性,农民购买农药不是自用型消费,而是给庄稼用,农民是生产者,在买农药的过程相当于采购招标,有招标就有竞标,由于担心效果和安全性,同时由于生产和流通同质化加剧,造成赊销严重,农药从业者风险增加。由于赊销,加大了农药经营者很多风险:气候灾害、农民自身使用不当,都会造成农民损失。近几年气候不正常,农民就会有意无意地找农药经营者弥补损失。尤其是大户,出问题后就是大问题,一旦经销商或厂家不管,他们就到政府闹,到农业局闹,每年除了医闹外,农民上访的“农闹”事件其实更多,只不过没有报道。每个县每年都有农业生产事故的事情发生,由于农民找一次成功一次,这种事情越来越多,越来越普遍,经销商和厂家疲于应对!连先正达和陶氏益农这种世界型的大公司也因农业事故都有上千万的损失。
批发商想降价,由于惯性赊销,想降又不敢降(一降零售商和农民要补差价),想现款又不敢现款的局面暂时无法改观,同时几年以来农资电商的呼声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透明,信息越来越对称,微利时代来临的事实无可避免,渠道商处境非常尴尬,渠道商是变革找死,不变革等死。诺普信和辉丰这两个老江湖就是看准了渠道商的痛点,高调进军农药电子商务的。其他大大小小的老对手一看形势不对,想合作又怕被两个老大哥摆一道,想自营又怕得罪传统渠道商,处境很尴尬,龙灯,克胜,燕化已相征性地出手,广东中迅,广西田园,江西正邦等区域龙头早已身渠道商们探过底了,一直未敢出手。
农药行业起点低,门槛低,老板们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把所有其他农药企业都看成竞争对手,缺乏合作精神,所以看人家搞又不敢同敌人合作。在这种客观现实下,如果农资电商会成功的话,最成功的不会是哪家农药公司,而应该是第三方单独搞,所以辉丰拉了四个公司一起搞,把农一网搞成独立的公司,田田圈也是独立公司,还说将来要单独上市。虽名义上独立,但其他农药厂家不见得买帐,亲娘还是比后妈亲嘛。
常德庄稼好农资:李通
产品更新快,咨询微信:nongteyp
高品质农特食材供应,为您而挑剔!
招代理,有意代销请私聊
涵盖精品水果、健康早餐小吃、零食糕点、减肥食材、奶制品、豆制品、饮品茶酒、海鲜粮油、蔬菜菌类、肉类薯类、滋补养生品、服装鞋袜、护肤/美妆品、生活用品等高品质食材➕国内外大品牌·限时/限量秒杀品,手慢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