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终端下单/代理代销
代销适合宝妈/美食分享/想做副业等,无需铺货
当农村青年如潮般外出打工时,“80后”的何旭放弃在城市办厂的事业,毅然选择回到瑶乡开荒种地,在经历一系列挫败后,如今仅靠60亩的猕猴桃的纯利润就达百万元。
今年31岁的何旭(右),是广西桂林临桂区黄沙瑶族乡人。中专毕业后,他在临桂区办了一个木材加工厂,生意还算好。用他的话讲,“过点小日子是没问题的”。
从2007年至2011年那几年间,在厂里经营生意的同时,何旭不断收到老家传来的消息:乡里发展银杏、萝卜和百香果等产业,遭遇“倒春寒”式的失败。“家乡创业的担子,我们年轻人不扛,谁扛?”何旭琢磨着返乡闯一条路。
通过看新闻,何旭发现种植猕猴桃具有很好的前景时,他决定“弃商从农”。2011年春,何旭放弃了自己的加工厂,又特邀6名好友,一起回到黄沙瑶乡,开始开荒种植猕猴桃和有机茶等。“我们自己说,这是从城市回家耍锄头。”何旭说。
不管是选择荒山,还是开荒挖地,几名好友都是共同上阵。他们与请来的几十名工人,一起头戴草帽,脚穿胶鞋,在一个峡谷种上了猕猴桃和有机茶。交通不便,他们就用肩扛肥料,用马拉材料,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开始一个月,每个人的手都起了10多个水泡,拿碗都是打抖的。”何旭说。可是,仅靠决心,回乡创业是不够的。第一年,60亩猕猴桃就因技术失误,导致40亩全部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10多万元。更出人意料的是,2012年8月的一天,一名共同创业的好友,因劳累过度过世了。
一连串的重创,让何旭几乎失去创业的信心。当消沉大半年后,何旭重拾自信:做事决不能半途而废。于是他做通好友的思想工作,一切从头开始。
没有技术,何旭他们就在网上学,还请外省专家来现场指导;没有资金,他们分头去借,并向银行贷款;有时找不到工人,他们齐上阵授粉和销售。
见几名年轻人如此打拼,乡里也伸出了援手,不仅争取到约50万元的资金帮修路,还免费提供一大批苗木和肥料。截止2016年10月,过去的羊肠小道,变成了宽阔的水泥大道。过 去 的 荒 山 野岭,变成了一片“绿洲”。今年60亩猕猴桃硕果累累,纯利润达近百万元,有机茶也长势良好。
至今,不管是晴天、雨天、雪天,还是大年三十,他们都在峡谷里忙碌,他们的猕猴桃种植地也成了当地青年创业种植示范基地。何旭还把技术传授给乡亲,带动全乡一些村民种植了1300亩猕猴桃,远销国内外水果市场。
谈到梦想,何旭只讲了一句话:以后要发展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一条龙”模式,让村民一起富起来。
(大河报)
转载请注明:农贸易家 » 80后小伙不当老板当农民 开荒种地年入百万
产品更新快,咨询微信:nongteyp
高品质农特食材供应,为您而挑剔!
招代理,有意代销请私聊
涵盖精品水果、健康早餐小吃、零食糕点、减肥食材、奶制品、豆制品、饮品茶酒、海鲜粮油、蔬菜菌类、肉类薯类、滋补养生品、服装鞋袜、护肤/美妆品、生活用品等高品质食材➕国内外大品牌·限时/限量秒杀品,手慢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