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终端下单/代理代销
欢迎代销,适合宝妈/失业待业/想做副业等
近年来,院上镇积极适应互联网经济时代潮流,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为契机,着力完善电子商务生态链条,探索出以一个管理班子、两套培训体系、三套电商服务体系为支撑的独具特色的农村电商院上模式。建成院上镇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构建镇、社区、村三级服务体系,已发展电商企业8家、电商经营个体47户,电商从业人员192人,2016年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4800万元,同比增长37.2%,电商产业成为拉动全镇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一、构建“镇—社区—村庄”三级纵向电商服务体系
(一)强化镇级服务中心职能。建立院上镇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包含产品展示厅、电商运营服务区、生活配套服务区、摄影美工区、仓储物流服务中心、包装分拣区、农村电商聚集区、农村电商培训区、会议室、农产品检验中心10大区域,负责对产品进行整合、展示、宣传、收购、包装、配送、销售,并提供培训孵化、实战演练等服务。鼓励浩丰食品等农业龙头企业、天邦线业等工业加工企业和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种植经营大户进驻中心,目前已有8家企业、12个农村专业合作社的近50种产品入驻中心,成功孵化浩丰食品、海澳特、天邦线业等8家电商企业,年交易额达2390万元,同时为了更好的聚合企业资源,建立互助电子商务生态圈,搭建企业家信息交流平台,于2016年组织了30多家本地企业成立了莱西市院上镇企业家协会,协会致力于新型业态研讨、电子商务学习交流、传统企业电子商务破冰、优势资源整合等多方面的工作内容。
2017年重点发展岘沽南村红薯种植大户展功成发展电商,入驻服务中心,目前电商服务中心帮助其成立青岛茂丰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其他合伙人4人,红薯种植面积达到400亩,年销售额预计达到600万元,日雇佣工人30余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目前使用一亩田发展电商业务,并计划在原有的产业支撑基础上,发展微商、网商,拓宽发展途径。
依托社区宣传和各种节庆活动,以发传单的形式向村民宣传电商红利;在镇驻地周边区域,以道旗的形式宣传院上镇电商文化;配合农村淘宝做活动,提供宣传车,助力年货节、春耕节。
(二)完善电商纵向体系。在10个社区建立社区电商服务站,负责为所辖村庄零散种养殖户分级提供信息收集与发布、产品营销、宣传推广、物流配送等服务;村庄层面,全镇目前共有80余个村级服务点,包含农村淘宝、益农信息社、邮政便民服务站点等,为村民提供创富代售、便民代购、收投邮件等各类便民服务;目前,全镇社区、村庄从事电商的人员已有140余人,累计帮助7300余名村民完成网上购物27000件,为4600余名村民提供特产代售、充值缴费等服务,极大提升了农民的生活品质。各类物流年出货量达6万单,进货量近28万单,社区、村庄电商交易额1800万元,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点。
(三)拓展平台功能布局。升级优化线上服务,在电商平台上增设电子政务和公共服务两大模块。电子政务模块,涵盖惠民政策宣传、市场供求信息、便民服务事项办理等服务,由镇—社区—村庄三级服务中心负责信息上报与更新,企业、商户、农户可通过线上平台进行业务办理和信息搜集;公共服务模块,用户可利用线上平台进行机票、火车票预订和旅行信息查询及行程办理等业务,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同时,由于物流快递的大量需求,还拉动了当地塑料品制造、纸箱加工等产业的快速发展,直接带动就业260余人,年收入增加13000元/人,为扶贫、脱贫工作拓宽了新思路。
(四)完善物流服务体系。创建完成院上镇电商发展统一logo,2017年上半年依托镇级农村电商服务中心,引进9家物流公司,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同菜鸟驿站进行合作,在许村社区及王璧村共12个村庄实行物流下行补贴,每单补贴2元,研究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计划于镇驻地搭建统一的物流服务区,并在镇驻地实现WIFI覆盖,搭建集电商展示、便民服务、物流信息、政策发布、企业展示、数据统计于一体的院上镇电商服务微平台。
二、确立“四位一体”电商发展新路径
(一)建立一支服务团队。由镇长牵头成立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做好资源整合、渠道拓展、统筹协调、政策支持等工作,指导服务全镇各级开展电商工作。领导小组下,由镇政府选派优秀的年轻干部,成立了电子商务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院上社区服务中心308,共有5名成员,推动院上镇各项电子商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搭建一体化发展平台。依托公共服务中心建立线上平台,打造集政策发布、企业展示、数据统计、电商在线学习等功能板块于一体的“院上镇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配置专业人员,进行平台的维护、升级以及数据更新。
(三)出台一系列“政策红包”。镇政府出台《院上镇人民政府关于电子商务扶持政策和工作措施的实施意见》,实施“五免”政策扶持,免费为入驻者提供办公场所、网络支持、业务培训、货源对接、就业指导,充分调动电商户和创客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对经营平台、经营主体、电商服务企业、电商服务站、大学生返乡创业等方面分类扶持,并为有想法、有干劲儿从事电商的青年创业者、返乡农民工提供创业补贴,支持他们转型创业,为电商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四)打造一批特色品牌。按照“政府主推、产品‘触网’”的发展思路,电商中心致力于打造“院上标准”体系,对镇域内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及农副产品实施“统一标示、统一仓储、统一配送、统一包装、统一推介”的“五统一”标准,以高于市场批发价的价格予以收购并进行网上销售,拉长加粗了农业产业链,提高了农副产品附加值,真正实现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目前,已申请注册王家庄油桃、北辛庄大板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推出青岛十大特色小吃——院上烤鸡,宣传推广七岌无核葡萄、王璧山楂等无公害农产品14个,全力打造安全放心、绿色健康的电商标准产品。
三、实现“互联网+”三次产业相融相促发展
(一)“互联网+订单农业”,形成产销一体化流通链条。全镇打破“一家一户”分散式经营的传统模式,以“互联网+基地+订单农业”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带动发展王家庄油桃、七岌无核葡萄、高家岭中华寿桃、仙格庄西兰花等10个千亩级连片规模种植基地,创建丁家庄蔬菜种植基地、永丰庄日光温室大棚和刘家屯香菜基地、义诚农场4个农业示范点,利用电商平台和微商商城对产品进行线上统一推广和线下同城配送。同时,与浩丰食品、海澳特等蔬菜加工企业进行“订单式”购买和深加工销售,构筑了“互联网+订单农业”的电商生态圈。
(二)“互联网+工业基地”,打造电商产业集聚新高地。依托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吸引镇驻地传统企业发展电商产业,目前,宝泉游艇、巧工工贸等12家传统企业正在进行电商孵化,7家小微企业、13个商户正计划通过电商平台开展线上经营,还有双福面粉、聚丰祥和花生制品等多家企业即将进驻,形成了电商“抱团发展”的良好氛围。下一步,我镇将以永旺路为中心打造“电商产业一条街”,进一步扩大电商产业规模,加大企业和商户的引进力度,持续健全电商产业职能,服务全镇电商快速发展。
(三)“互联网+休闲旅游”,推广新常态下的田园体验。借助大沽河生态观光资源和历史文化底蕴优势,大力开发与引进观光农业与休闲旅游项目,利用电商平台开展“醉美”马拉松、王家庄油桃采摘节、端午美食节等旅游宣传推介5场,吸引9000余名中外游客进行“休闲游”线上互动。目前,全镇有大好河山高标准综合性休闲产业园1处,鼎龙公园、清溪菩提树、沽河家园等生态观光园5个,建设义诚农场、油桃采摘、葡萄采摘等乡村休闲基地4处,花园头抗日革命纪念基地、王军光烈士纪念馆2处,农家乐12处。下一步,计划利用电商平台、“和美院上”微信平台整合全镇旅游资源,并进行线路推介及预订团购,努力打造成集智慧服务、智慧营销、智慧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电商服务平台。
(来源:微信公众号“掌上莱西”)
转载请注明:农贸易家 » 农村电商这块硬骨头该怎么啃?!院上镇给你支招!
产品更新快,咨询微信:nongteyp
高品质农特食材供应,为您而挑剔!
招代理,有意代销请私聊
涵盖精品水果、健康早餐小吃、零食糕点、减肥食材、奶制品、豆制品、饮品茶酒、海鲜粮油、蔬菜菌类、肉类薯类、滋补养生品、服装鞋袜、护肤/美妆品、生活用品等高品质食材➕国内外大品牌·限时/限量秒杀品,手慢无!